请选择所在城市(点省查看,红色代表已入驻)
A |
|
---|---|
B |
|
C |
|
F |
|
G |
|
H |
|
J |
|
L |
|
N |
|
Q |
|
S |
|
T |
|
X |
|
Y |
|
Z |
|
微信网站
上传时间:2017-11-04阅读量:318次
程浩,迅雷创始人,现为松禾远望基金创始合伙人,他是「CC 封面人物」的第 7 期人物。
2001 年硅谷归国,扎根互联网圈,到如今已然一十六年。从创业者到投资人,从白手起家,到带领着一家年收入超十亿的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几经沉浮。
对于自己的转型,程浩表示,「我期望一辈子活出两辈子的精彩。」
—————
投资和创业一样,都是找人找钱找方向
回看程浩的学生之路,堪称百分百纯学霸。1997 年,程浩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1999 年获得杜克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顺利进入硅谷,从事技术研发工作。
在硅谷的中国「码农」几乎都有一个回国创业梦,程浩也不例外。在 2001 年,经杜克大学同学邹胜龙介绍,程浩和「海归前辈」李彦宏在硅谷的星巴克畅聊了一番后,决定回国,进入李彦宏刚刚创立一年的公司——百度。
短暂一年的百度之旅,并没有挡住程浩的创业梦想。2002 年,程浩只身从北京前往深圳,与好友邹胜龙联合创办了「三代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也就是迅雷的前身。
多年以后,身为投资人的程浩回顾创业时表示,创业和投资很相像,都是找人找钱找方向。在选择了和同学邹胜龙联合创业后,下一步的重点和难点,就是找钱。
当时,程浩在中国试图融资,邹胜龙在美国试图融资。程浩同时进百度的好友任旭阳,得知他创业后,为其介绍一位土豪好友。「这哥们虽然不知道我们要做什么,但觉得背景好,又有老任做背书,打算投 100 万。」然而后续也没了下文。
程浩笑道,「后来迅雷做大,那哥们拉着老任,一直问还有没有项目可以投。」
当时融资极为困难,邹胜龙在美国亦无进展。两人已无退路,程浩迫不得已,借了三个同学,勉力凑够五万。区区数万,不过杯水车薪。
好在后来一位朋友出资四十万,解了燃眉之急。但资金到位后,朋友觉得风险大,要回了二十万。
「当时我们特单纯,居然把钱给他打回去了。」 程浩谈起早年创业经历,大笑不止。
—————
创业公司的老板最没钱
从美国回到北京,再到离开百度创立迅雷,程浩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在硅谷工作是开车,在百度工作是打车,但在深圳创业每天坐中巴。」
回忆早年迅雷创业时的情形,程浩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当时在深圳,和南开校友的一次聚会。大家都觉得程浩创业当老板了,肯定有钱,闹着让他买单,程浩只能硬着头皮买了单。后来大家再约聚会,程浩只好找尽理由推脱。
「所以我们现在做 VC 投资,在内部养成一个规则,任何时候,我们跟创业公司的老板吃饭也好、喝茶也好,一概由我们来买单。因为创业公司的老板最没钱,虽然是老板。」程浩笑着说。
虽然条件很艰苦,经济也不宽裕。但程浩还是冲劲儿十足。靠着早期几个人,加上自己和邹胜龙,每每代码写到凌晨两点。在这个时期的三代,程浩不仅写过代码,做过产品、运营、管理,甚至还兼职过推广及 HR。
2004 年初,漏洞百出但下载速度超快的迅雷诞生,此后,三代获得了 IDG 200 万元的天使投资。
2005 年,「三代」正式改名「迅雷」。
—————
最大的风险是从不冒险
一切的成功背后,都是痛苦的坚持,和艰难的抉择,迅雷的上市也是如此。
2011 年,程浩、邹胜龙以及迅雷的高管团队信心满满地飞往纽约,计划在纳斯达克 IPO。
根据 2011 年迅雷提交的招股书,迅雷 2010 年广告营收这一项收入为 2497 万美元,占总营收比重的 58.4%。而迅雷用来吸引用户的免费业务,又是在美国资本市场饱受质疑的 P2P 下载。这种对于中国互联网来说最经典的免费商业模式并没有得到美国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
与此同时,中概股正经历着资本市场的寒冬。在估值泡沫论、VIE 信用危机、东南融通财务造假等因素的影响下,美国资本市场对中国互联网公司信心大打折扣,已赴美上市的企业股价相继大幅下跌。内忧外患下,迅雷取消了 IPO。
总结这次美国行时,程浩很无奈,「原本冲着 IPO 去的,结果成了纽约四日游,时差刚倒完就回国了。」
IPO 折戟,挫伤了迅雷的锐气,导致了一部分员工离职。但在技术出身的程浩心里,赴美上市仍是他的一大梦想。
「在迅雷的十三年中,我们历经风险,九死一生。我始终认为,人生最大的风险就是从不冒险。」
三年后,2014 年 6 月 24 日晚上 21 点 30 分,迅雷宣布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当晚,同行的一行接近二十位高管在纽约找了个华人餐馆。大家聚在一起兴奋、庆祝、举杯痛饮,几乎所有人都 high 到酩酊大醉。而后,团队集体前往了拉斯维加斯。
「我觉得在拉斯维加斯度过的那三四天,是我这十几年以来最放松、最快乐的几天,永生难忘。」
—————
期待一辈子活出两辈子的精彩
2016 年 1 月 29 日,在参加了迅雷的第十三个年会之后,程浩以内部邮件的形式向员工通告自己将卸任公司的管理职务。
「在迅雷的十三年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接下来,我将投身于风险投资领域。」
从创业者的角度出发,当他手头拥有一项优质项目,想拿初期投资时,一定会优先选择他听说、见过,甚至是熟识的投资者。如果有人脉背书,一起聊项目的概率就很大。
聊到这点,程浩显得颇为自信,「因为我在互联网从业时间比较长,BAT 资源都非常多,我可以帮助创业者对接很多大公司的资源。所以人脉也是我们机构的优势之一。」
十三年的迅雷创业路,让程浩积攒了大量业内的人脉;技术出身的背景,和曾经成功带领迅雷 IPO 上市的经验,又让他可以洞察多数创业项目的未来可行性。对于程浩来说,这是他转型投资人的一大优势。
程浩认为,对于创业者,一定要找到高频或刚需的领域,最怕的就是「痛点不痛,刚需不刚」,这也是 90% 创业项目的通病。
从目前来看,程浩最看好的领域还是人工智能,他认为,这是一个大的赛道。具体到各行业与人工智能的结合,车、机器人、金融、医疗都会诞生万亿级市场。
谈及自身,程浩认为自己是「不多见的热爱技术创新的投资人」,因为当下的中国,需要技术创新。
从一位明星创业者转身投资人,在中年时期再次出发。
期待属于程浩、也是属于中国创业者的精彩。
来源:
报名淘金兄弟在线课程《股权投资与融资成功方略》
全部干货分享:实操案例与工具不保留,诚心奉送
原价9800元,前十五名秒抢598元人,看谁手快哦!先到先得!
世界最好的职业是投资者,靠钱生钱,不费力!
世界上最好的资金来源是股本金,不用付息,不能撤资,与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世界上最好的企业,一定是把员工变成老板,自动自发,干劲十足!
如何避免真功夫蔡达标与雷士吴长江式的悲剧?
如何学习华为任正非与阿里巴巴马云用1-2%的股份,控制了庞大的企业?
如果您想投资,您一定对以下感兴趣:
◎ 如何找到倍速赚钱的独角兽?
◎ 如何用较低成本投到好项目?
◎ 如何避免投资陷阱?
如果您的企业想股权融资,你一定对以下感兴趣:
◎如何让投资人看中您的项目,愿意买单?
◎如何让您的项目有一个较高估值?
◎如何避免陷入股权融资的陷阱?
无论你是投资者还是企业老板,创业者,你一定会很关注:
◎如何设计好股权结构,建立公司治理制度,排除股权纷争对公司发展的影响,避免真功夫、雷士以及万科的股权纷争大戏重演。
◎如何让员工持股方案更有吸引力,真正实现激励员工提升企业绩效之目的?
参会对象:投资机构合伙人、企业高管、个人投资者,创业者、有意成为投融资资顾问者。